父女村医54年接力坚守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0:26:12 913

江慧,父女42岁,村医六安市金安区城北镇八里杠村卫生室村医,年接利锁名缰网分别荣获2018年度和2022年度六安市“最美乡村医生”。力坚

感言:怀着一颗感恩的父女心,做好手头每一件事。村医

“慧子,年接给我测个血压。力坚”“慧子,父女感冒药吃完了,村医再拿一盒。年接”……每天一大早,力坚六安市金安区城北镇八里杠村卫生室,父女村民们接踵而至。村医

从早晨7点开门,年接利锁名缰网一直到晚上的八九点,江慧常要脚不沾地忙一天。来就诊的村民有感冒发烧的,也有量血压测血糖的……“我有时开玩笑说,大医院医生不一定有我这个小村医知道的病种多,我们村户籍人口2300人,旁边还有厂区,加上外来人口有三四千,啥样毛病都有。我不一定全会治,但一定得知道大概是什么问题挂哪个科,向上转诊才能不耽误治疗,老百姓也才会更信任你。”

有时村卫生室实在忙不过来,父亲江成满就会过来帮忙,量血压、测体温、查看输液情况,父女俩有序忙碌着。“江医生回来啦,最近身体还好吧。”“江医生,我妈在家念叨呢,说腿疼还想找你看。”

江慧心里有点“嫉妒”。 1999年她从六安卫校毕业,“子承父业”进了八里杠村卫生室,一干就是26年,六安市的“最美村医”荣誉都拿过两回了,“但只要老爷子在,他才是江医生,我就是小江,没办法。”她哈哈笑了起来。

时间回到1971年,初中毕业的江成满被公社选中,培养他当村医。“我小学就在村卫生室旁边,记得小时候我爸整天在卫生室忙,但农忙时也得回家插秧抢收,经常睡到半夜有人来敲门,他背上药箱就跟出去,那一代村医很不容易,但十里八乡都很尊敬,所以我打小就很崇拜我爸,后来才读了六安卫校的临床医学科。”江慧说。

1999年江慧从卫校毕业时,村卫生所的条件好了不少,还装上了各种电子办公设备,江成满就动员女儿回来,“新东西你们年轻人学得快,卫生所条件一天比一天好,年轻人回来大有可为。”刚毕业时,江慧还经常接到同学电话,谁在大医院晋升很快,谁开了诊所收益不错,老爷子每次都打岔,“村里那么多人怎么办?不要只想着钱”。

提起父女两代村医,八里杠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,“性格好,服务态度好”是大伙的一致评价。“可能我个性随我爸,凡事不着急。”江慧咯咯笑了。她说基层医疗工作,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有时不光要看病,还要有耐心和技巧,陪老百姓唠家常,把病情的来龙去脉给“唠”清楚,“一个好医生,不仅能治病,还要能医心。”

江慧总说自己很平凡,26年的职业生涯,唯一一次流泪还是在抗疫期间。那时要为一位外地回来的大学生连续14天上门采集核酸,有天下大雨,她骑电动车摔倒了,防护服都摔破了,膝盖血肉模糊,她就扶着腰爬上楼做完采集工作,“回来就趴在床上不能动了,因为腰摔伤了。但当时是特殊时期,分区管理,我不坚持,老百姓就会不安心,就那样贴着膏药绑着束腰带,一天假都没请硬扛过来。”

这时她想到父亲,“我爸退休时说,他最骄傲的就是从医40多年,医疗工作上没出过任何差错。他总教育我,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医疗安全最重要。”

除了卫生室的工作,江慧还是村里的家庭医生,隔三差五便会去村民家里巡诊。因为害怕耽误其他人来卫生室就诊,她常趁午休时间或晚上上门随访或进行健康教育、用药指导。“慧子,你把这把菜带上,我刚摘的!”“饭快做好了,吃点再走呗!”……江慧说,基层工作就是人心换人心,每次看到村民那么信任自己,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很值得。


(责任编辑:梁木)

本文地址:http://taizhou.70man.com/news/791f98698222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内塔尼亚胡重申“消灭”哈马斯引批评

8月1日国内黄金期货涨0.10%

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1772 调升31个基点

金融支持提振扩大消费指导意见出台

福马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暑期客流同比增长38%

友情链接